南极熊导读:有这么一家3D打印上市公司,位于以色列,主业做电路电子3D打印,最近几年营收最高只有5000多万美元,但每年都亏损5000万美元以上到2亿美元不等,市值5亿美元左右,但是手里的现金总是很多,2024年6月,现金及短期投资高达7.6亿美元,是全球3D打印行业中的现金之王。
南极熊感觉到,现在,当大量3D打印上市公司经历了好几年的连续大跌后(普遍都跌去90%以上),这个以色列公司就开始大肆低价收购,把众多优质标的收入囊中,逐渐打造成全球性的3D打印航母。
无需在3D打印应用市场上进行竞争,不费一兵一卒,Nano Dimension依靠资本运作,从金融市场上拿到的大量现金,去收降其它公司。
下面是TCT编辑团队对Nano Dimension的采访文章,值得一读。
但很少有人能预料到它的下一步行动是在Desktop Metal交易尚未完成之前收购一家规模相当的公司。上周,Nano Dimension宣布以1.15亿美元收购Markforged的流通股,预计收购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但需满足一定的成交条件并获得Markforged股东的批准。
随着Nano Dimension谋划登上增材制造的巅峰,它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采取一些重大举措。它在Stratasys股价上涨时收购了约15%的股份,尽管后续收购未能如愿以偿,但与Desktop Metal和Markforged的交易都是在对方需要资金时达成的。
Markforged最近可能因反向股票分割影响了股价。但在过去18个月里收到了数份来自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不合规通知,其股价呈下行趋势。在同意向Continuous Composites支付2500万美元的同一周,Nano Dimension宣布收购Markforged,这将影响公司的现金储备。
这导致Nano Dimension以1.15亿美元收购Markforged,对Nano Dimension来说这笔交易在财务上很有吸引力,Markforged的产品组合也颇具吸引力。Markforged以开发复合材料和金属增材制造设备而闻名,从桌面尺寸发展到更适合工厂车间的尺寸。
Stern向TCT表示:“此项合并,以及Markforged及其技术集的妙处在于,两家公司技术不重叠,协同效应体现在应用层面。”
尽管Stern和Terem觉得这两家公司的粘结剂喷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问题,但他们预计,整合后可能产生研发协同效应。
Stern表示:“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发现由于每台机器及其材料的特性不同,应用也不同,如果不行就调整研发。3D打印粘合剂有多种形式可适配不同应用,我们将利用机器综合能力拓展其产品线。”
如果两笔交易顺利完成,Nano Dimension将负责整合两家领先的增材制造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有数百名员工、多条产品线和遍布全球的设施。
Stern 承认整合将极具挑战性,但三家公司的领导层对合并后的公司未来达成了一致意见。
在上周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Stern表示Nano Dimension现在从一个不同的角度与Stratasys进行“战略合作”。
但当TCT问询他能否详细说明合作内容时,他表示:“我们对Stratasys的投资是一项战略投资。收购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市场,还有更深的计划,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大家可以自由发挥想象!”
5.Nano Dimension的最新收购会给增材制造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Stern长期倡导增材制造行业的整合,认为合并后的实体将确保盈利,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他认为行业供应商过多,导致很多供应商不赚钱,而用户赚钱,这种情况不合理。
他希望行业供应商数量像2000年代初的PC软件行业和1990年代的航空业一样收缩,这样才能获得合理的利润。
考虑利润和毛利率,Nano Dimension正实施战略弥补产品组合空缺,为关键垂直市场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整合Desktop Metal和Markforged的方案,Nano有信心在增材制造行业未来成为领先品牌之一。
Terem发表了自身的见解:“不同问题需不同解决方案,意味着需要不同技术。增材制造无一种技术适配所有。当您拥有多元化的产品或合适方案时,可更快进入盈利模式。”
参与此次合并的各方预计增材制造领域的并购趋势将继续。例如3D Systems计划在2023年与Stratasys合并。Stern预计,其他公司也会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合并。
Terem补充道:“规模是盈利的关键途径,盈利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否则多数公司难存活,所以规模化整合很关键。这像下棋,我认为在良好财务基础上创新和技术是制胜策略。”
倘若之前Stern提出的重新品牌化建议得以落实,Nano Dimension将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但合并后实体的愿景已经在规划中。
收购Desktop Metal和Markforged带来的产品将融入Nano的产品组合,同时整合资源以提升现有产品并推动未来创新,希望成为少数持续盈利的增材制造公司之一。
但Stern、Terem以及Desktop Metal的CEO Ric Fulop的心中尚有更多构想。作为这家新实体的创建者,他们已表明要成为“以材料为导向”的组织,认为机器的销售与材料的开发乃是为企业创造可持续收入的良策,且他们的思考不限于机器可用性和材料开发。
这涉及软件标准化,通过与其他行业领导者“竞合”开发前端标准化用户界面,供用户操作零件打印。Markforged已独立取得一些进展,构建了数字源平台用于控制增材零件生产,合并后的公司将进一步推进。
Stern表示,在公司规模尚小的情形下无法在行业推行标准化方法,与Markforged等公司合作是实现公司愿景的必要步骤。
Stern说:“我希望用户能用AutoCAD设计三维产品并发送到打印机,云端会对打印机和材料分类,依据适配机器的规则集进行生产设计。而后,砰!然后产品就在机器上打印出来,可能离客户近也可能不近,这就是我的愿景。”kaiyun中国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