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24版)》的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与建议。这一新指南的发布,标志着上海在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更深入应用及其标准化过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随着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建筑行业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BIM技术的深入应用被视为未来发展的Kaiyun中国重要方向。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以三维模型为基础,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与信息的技术。自2017年《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17版)》发布以来,BIM技术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尤其是在大型建筑工程中,BIM已经成为设计、施工及管理的标准工作流程。
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其建筑行业的发展一直引领着全国的趋势。新的《2024版》指南的发布,旨在进一步落实《上海市全面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深化应用的实施意见》,为建筑行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工错误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框架与指导。
新的《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24版)》主要经过了以下几方面的更新与改进:
加强标准化建设:指南将包含更为清晰的BIM应用标准,确保各建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遵循统一的规范。这对于降低信息孤岛现象、提高项目协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涉及领域的扩展:相比于2017版,2024版将BIM技术应用的领域扩大到更加广泛的建筑类型,包括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以及基础设施项目等,促进了BIM在更广泛项目中的应用。
强化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指南提出了加强BIM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引入更多的技术服务企业,为行业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确保BIM的顺利实施。
实施效果评估机制:指南将建立BIM应用效果的评估机制,确保各方能够量化评估BIM技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贡献与效果。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关注和反馈。业内专家表示新的指南将对提升上海市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BIM不仅能提高项目的透明度,还能大幅度降低事故率,合理控制成本。
尽管BIM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行业内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人才短缺、各方对BIM技术的认知不足以及现行法律法规与BIM应用之间的衔接问题等。因此,加强对BIM技术的推广和教育,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鼓励广大市民、行业从业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此次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反馈截止日期为11月20日,大家可以通过邮件发送反馈至指定邮箱()。
《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24版)》的发布,既是对当前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回应,也是推动建筑行业智能化、现代化的重要步骤。随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与反馈,这一指南将有望在未来为上海的建筑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新技术的浪潮下,上海的建筑行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