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开云2024年,大模型创业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正在悄然转变。从最初的“百模大战”闹剧中,逐渐浮现出一个新的生存生态,形成了一个“6+2”的格局:智谱、MiniMax、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阶跃星辰和零一万物被业内称为“大模型六小虎”;而深度求索和面壁智能为两家更小规模但独具特色的公司。然而,尽管六小虎一度炙手可热,近期的投资反馈却显示并没有哪家公司表现出色,甚至有人提到两家公司已经开始掉队。
在2023年下半年,随着新的巨头涌现,情况发生了变化。例如,幻方量化旗下的深度求索,其DeepSeekV3模型在多项评测中超越了诸如阿里Qwen-2.5和Meta Llama3.1,成功地跻身开源模型的第一梯队。与此同时,科技巨头如谷歌和字节跳动也加速布局AI市场,未来将进一步对“大模型六小虎”形成压力。
回顾六小虎的起源,两家先于ChatGPT发布的公司,智谱成立于2019年,传递出“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的愿景;而MiniMax成立于2021年,以“Everyone的智能”为使命。随着ChatGPT的发布,大模型迅速成为众人追逐的热点,六小虎应运而生。但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却逐渐显露出分歧。
在2024年6月的智源大会上,清华系的几位大模型创始人同台探讨各自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看法,尽管目标相同,但实现路径的多样性让行业前景变得扑朔迷离。智谱选择稳健追逐市场领头羊OpenAI,而百川智能则专注于医疗领域,认为能否制造出具有AGI特性的人工医生,是当下最可行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Funding和计算资源受限,多数新成立的AI公司正被迫放弃大规模的预训练计划,转向灵活的模型和服务替代。李开复在这一环境下强烈呼吁,预训练的未来或者许多依然存在,但同样需要利用智慧和成本效益。各家公司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化出路,才能在竞争中存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看到技术进步的疯长,也看到了工业化与商业化之间如何紧密相联。未来发展如何,值得我们期待。而这些挑战和动态也将塑造2025年更为复杂的AI市场格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