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 - 中国权威官方网站

『新闻大全』

3D打印可打印出“活体电池” 直径仅有20毫米

2025-04-04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纳、阮元元通讯员刁雯蕙)从1800年人类历史上首个

  微生物也被称为生物电池,是一种利用电活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发电的新型生物能源装置,这种“活体电池”具备超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理监测、植入式医疗设备供电、解决可持续能源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微型化和便携化改造,微生物电池有望为智能手表、心脏起搏器等毫瓦级低功耗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该项成果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钟超团队联合深圳先进院集成所神经工程中心刘志远团队、深圳大学王任衡团队,目前已经在《先进材料》上发表。

  在该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希瓦氏菌,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活体水凝胶材料,这种生物材料具有独特的弹性特性,使其能够通过技术形成一维到三维的复杂结构。

  受传统锂电池制造技术启发,研究团队采用阴阳极分离的优化设计:以活体水凝胶作为“阳极”,含铁的藻酸盐水凝胶作为“阴极”,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出高性能电极结构,最终成功构建了直径仅20毫米的微型生物电池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这块微型电池可稳定输出450毫伏电压,并实现长达10次完整的“自充电—放电”的供能循环。文章通讯作者钟超研究员表示:“电池供能循环结束后,细菌存活率高达97%,且连续运行100小时后仍保持90%以上的高存活率,这充分证明了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进一步的性能测试表明,生物电池具有出色的循环稳定性,能量损失极低,同时完全避免了传统电池中钴、锂等稀缺金属以及有毒电解质的使用,在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尽管其当前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较商业锂离子电池仍有差距,但已基本满足低功耗设备的供电需求。

  据介绍,这种活体电池创新性地整合了生物电刺激装置,通过刺激神经元实现了对电生理和血压的精准调节,在疾病治疗方面有较大应用潜力,也推动了便携式生物器件的发展,拓展了活体能源材料的研究前沿。

  “研究需要突破‘纸面创新’,同时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应用场景。”研究论文第一作者王新宇介绍,尽管生物电池的技术概念新颖,但存在功率和输出电压波动(受细菌活性影响)两大局限,使得生物电池难以胜任需要持续稳定供电的场景。

  基于这些特性,团队瞄准了瞬时神经刺激这一精准医疗领域——通过集成电容器系统实现电能的精准调控,成功开发出适用于神经调控的生物电池应用方案。

  据王新宇介绍,团队未来计划开发基于活体水凝胶的植入式生物电池,利用人体血糖作为持续能源,实现医疗设备的自供能运行。这项研究不仅体现了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创新,也为发展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在医疗植入设备和环境监测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未来,研究团队将通过优化菌种选择、改进材料配方和精细调控电池结构,提升生物电池性能,推动该技术向实际应用转化。Kaiyun官网登录入口 开云网站Kaiyun官网登录入口 开云网站

上一篇:西南首个裸眼3D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成都
上一篇:星世线D打印技术点亮米兰设计周

猜你喜欢

  • 探索3D设计协同平台与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完美融合

    探索3D设计协同平台与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完美融合

      是一种用于团队协作创建和共享3D设计作品的工具。它提供了实时设计协作、、设计共享和设计协同评审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在创建和修改3D设计时进行协作。它提供了一个共享空间,使团队成员可以实时查看、编辑和评论设计作品。设计协同平台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只需具备网络和浏览器即可。它大大...
  • 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元宇宙3D

    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元宇宙3D

      于12月12日开幕,围绕文博文创、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三个主题开展,通过比赛,参赛选手可以更深刻理解3D数字化技术在社会生产、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本次大赛竞赛内容共为三项:任务一,元宇宙3D数字内容逆向技术工程设计及制作,参赛选手需要使用配套3D扫描仪、相机及AI照片建模等,对实物进行1:1高精度逆向建模,主要...
  • 小舞被侵犯3d网站_小舞被侵犯3d网站V

    小舞被侵犯3d网站_小舞被侵犯3d网站V

      6月13日、14日,河南多地发布人工增雨公告。提醒:任何组织和个人若发现未爆炸或爆炸不完全弹头、弹药碎片或火箭弹残骸,切勿擅自移动、藏匿、拆解和损毁等,请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人工影响天气有关部门,或者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
  • 混凝土3D打印美术馆桐乡田野的一场技术实验

    混凝土3D打印美术馆桐乡田野的一场技术实验

微信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