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好房子”,每个人的心中也会有自己的“好房子”。
“好房子”“好小区”应当具有六大特征:绿色低碳,建筑选材要好、建筑能耗要低、降碳节能要可持续;安全耐久,配备安全防护措施、材料安全性好、建筑耐久性强;智能科技,社区智能化Kaiyun中国管理、物业服务智能化、数字家庭智慧化;健康宜居,居住环境健康、配套设施便捷、居住空间舒适;全龄友好,空间具有多元性、灵活性,适老化、适幼化;美观经济,建筑风格优雅、园林景观美观,还要满足个性化需求。要在建筑的基本需求上,从安全、健康、低碳、智慧四个方面提升房子的综合性能。
“好房子”怎么建?这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对于扩内需、稳增长,都会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好房子”要有好标准。完善“好房子”的标准体系,全面提高设计、材料、建造、设备以及无障碍、适老化、智能化等标准。第二,“好房子”需要好设计。引导设计师精心设计好每一栋房子,特别是让每一平方米都能物尽其用、物有所值。第三,“好房子”需要好材料。着力推动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提升建筑材料保温、隔热等性能。第四,“好房子”需要好建造。强化科技赋能,推广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的建造方式,像造好汽车一样造出“好房子”。第五,“好房子”需要好服务。实施居住服务提升行动,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此外,“好房子”需要智慧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建造和绿色低碳运维。建筑从智慧设计、装配式生产、智能建造,到完成交付并由建设期向运维期过渡,各阶段需要打通信息壁垒。可行的方式之一是依托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各阶段实现数字化资产及交付成果,打通设计、建造、交付和运维的多源异构数据,通过基于BIM的数据协同平台,充分利用前期建设成果,实现智慧运维管理系统建设运行。
面向未来,“好房子”可以设计针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设施,引入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设计针对医疗需求的居住环境,提供远程医疗、智能健康监测等智能化、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设计针对儿童的居住环境,融入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孩子们创造更加有趣,生动的学习环境;提供在线教育、社区教育等多元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需求。
住房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举办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业务推进宣传活动
节目预告 “好房子”大家谈·地方行 “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福建厦门让居民“住厦来”
中国建设报主播带您走进厦门市翔安区洋唐居住区,看看厦门如何让居民“住厦来”。
近日,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乡村建设工匠培育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高素质乡村建设工匠队伍,更好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贵州城市管理部门转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式,积极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将重心从“末端处罚”向“前端服务”转移,主动融入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近期,多地城管部门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红色”温暖,贡献“城管蓝”力量。